命题、考试、阅卷和分析等管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建立规范的考试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。为规范考试流程,加强教学管理,提高教学质量,学院在学习教务处下发的有关考试办法的基础上,结合实际,总结制订如下制度。 一、命题制度 1.按照学校教务处下发的命题要求,命题教师必须明确考试目的、考试性质、考试对象,命题时要根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的内容,合理安排。 2.命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:教学大纲中要求掌握和熟练的内容应占总分的90%以上。试题的覆盖面要广,突出重点,难度适当,避免偏题。考题的分量使学生能在100分钟内答完。每门课命两套题,每套试题客观题在先,主观题在后,要求知识应用题在30%以上,每套试题附详细答案和评分标准。两套题之间重复率不得高于10%。 3.命题教师命题完成后由系主任负责进行审核、签字,检查无误后上交学院复核,复核心无误后方可由命题教师上交学校教务处,整个过程必须严格保密。 二、考试制度 1.主要课程及必修课的考核方法为考试,考试应在完成教学总时数、组织学生系统复习的基础上进行,要向学生明确考试范围。 2.严格考试纪律。监考教师对考场负全部责任,严格按照《bat365官网登录监考规定》执行,要克尽职守、严肃认真,不得徇私舞弊。学生不得弄虚作假,无理取闹。如有违反纪律的考生,视情节严重程度,给与批评、取消考试资格、或纪律处分等处理。 3.考试结束后,监考教师按学校规定的“一次装订线”装订。经检查合格后,方可离开。 三、阅卷制度 1.主讲教师在本门课考试结束的当天到学校考务科(一级考试)或学院办公室(二级考试)领取试卷,核对学生人数。并由各相关系组织,安排阅卷教师。阅卷教师由主讲教师和另外相关教师组成,一般在3人以上,至少2人阅卷,1人复核。 2.正式评卷前由主讲教师说明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,掌握了评分标准后,方转入正式评卷阶段。批卷要在指定办公室流水作业完成。 3.当天能完成阅卷工作的检查无误后,当天把试卷上交学校考务科,当天不能完成阅卷工作的,下班前交由学院办公室统一封存保管,各类试卷不能带走。 4.试卷评完以后,应指定工作认真、细心的教师进行复核,复核分值加计是否正确、相关签字是否齐全,保证字迹工整、规范、清楚。如分数有变动,应在变动处由更改人签字或盖章。 5.评卷复核无误后,由系主任进行试卷的复查验收,复查内容包括有无错评、漏评,有无合分错误,给分宽严是否适当,特别对于卷面总分在及格线下的试卷,更要重点复查。复查中,凡是分数有变动的,复查人都要在变动处签字或盖章。 6.系主任复核心无误后,由主讲教师加封“试卷侧封条”后再按“二次装订线”装订,注意试卷必须装订整齐,试卷侧封条上的“二次装订线”与试卷上的“二次装订线”对齐。 7.装订结束后,由学院教学副院长检查装订环节、系主任复核工作情况,确认无误后签字。 8.经复查无误后,由主讲教师登陆成绩并打印报送学院和教务处考务科备案。 四、试卷分析制度 1.考试活动经过命题、考试、评卷等几个环节得到了结果,必须进行试卷分析才能如实的评价考试的质量好坏,并借此发现问题,改进教学工作。 2.试卷分析在学生所有成绩复核无误后进行。 3.试卷分析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。定量分析是通过对试卷或试题的统计指标(包括考试的信度、效度、成绩分布、区分度、难度系数)的分析,用以说明试卷质量的分析方法。定性分析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资料分析,找出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原因,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。